- 最后登录
- 2018-4-25
- 在线时间
- 6944 小时
- 论坛积分
- 5480
- 注册时间
- 2011-3-20
- 阅读权限
- 1
- 帖子
- 2855
- 精华
- 3
- UID
- 46294

- 论坛积分
- 5480
- 在线时间
- 6944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8-4-25
- 精华
- 3
- 帖子
- 2855
|
发表于 2018-3-23 06:32:06
|显示全部楼层
Lily毕业回顾-1-毕业考试-2-什么决定考试的成败?-考试的几...
本帖最后由 vikey-55 于 2018-3-23 09:57 编辑
Lily毕业回顾-1-毕业考试-2-什么决定考试的成败?-考试的几个必要条件----正式稿
前文说过,不怕出问题,就怕找不到原因。找到原因就能想出办法解决之。
从Lily毕业考试分析的第一部分的分析来看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1 小v有足够的实力;
2 小v有充分时间的备考,但方法错误,笔记写得过犹不及
3 最后考试成绩虽然两科一个超过92分,一个接近90分,但还是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。既然没考好,就最好找到没考好的原因,以后避免再犯类似错误。
与体育比赛相似,考试也需要几个必要条件。但考试和体育比赛没有充分条件,不是说你有实力有过辉煌,下一次比赛就一定得冠军。比如邓亚萍,多强的实力、多好的心理素质、多强烈的斗志,但还是在广岛亚运会上输给了高喊“呦西”的小山智丽。这场失利这是必然的吗?肯定不是,小山智丽也不敢说她有把握战胜邓亚萍,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。
这里不去分析邓亚萍,我们的目的是分析咱们的Lily毕业考试。考试,其实是挺有学问的一件事,涉及的因素也很复杂。
通常来说,考试有以下必要条件:
A 有足够的实力
C 有充分正确的备考
D 考试时要有足够的精力
E 考试前、中、后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
F 也许还有其他因素。。。
什么是必要条件?必要条件就是缺一不可。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,不是有一个条件就一定能考好。
我上大学时,在数理逻辑与集合论这门课中学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
1 充分条件:如果条件A、C、D是结论B的充分条件,那就是说:
1.1 A、C、D。。。中任意一个条件存在,都可以使B成立,如下图:

同样道理:
1.2 如果B不成立,则说明ACD这些可能的条件都不存在,非B-->非A
1.3 如果条件A不存在,而条件C、D可能存在,也可以使得B成立,即不能导出非A-->非B
2 必要条件:条件A、C、D是结论B的必要条件,那就是说:
2.1 A、C、D。。。全部存在才可能导致B结论。如下图:

还有几个其他结论:
2.2 如果B成立了,说明所有条件都存在,肯定也存在条件A。即B-->A
2.3 如果条件A不存在,B也肯定不能成立,即非A-->非B。
2.4 如果B不成立,但A可能存在,只是C、D不存在,掉了链子了,即不能导出非B-->非A。
有点绕哈,但这就是逻辑,搞清楚这两种条件的区别,非常有助于理解考试的本质。
3 对毕业考试来说,B就是考试成绩,A、C、D、E是四个必要条件:
A 有足够的实力
C 有充分正确的备考
D 考试时要有足够的精力
E 考试前中后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
就是说:
足够的实力(A)+充分正确的备考(C)+考试时足够的精力(D)+考试前中后良好的心理调节(E)+也许还有其他因素(FGH。。。)---->考试成功
而:
一次考试不成功(非B),并不能导出结论:A、C、D、E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具备(例如:非A,即不能说明孩子没有实力,Lily没学好),可能就是其他条件出了问题。
用体育比赛来举例说明,邓亚萍输给何智丽,并不能证明邓亚萍实力弱于小山智丽(这俩是一个人,现在是高喊呦西的日本鬼子 )。
同样道理,我相信很多有实力、基础很好的Lily毕业生,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备考不充分(那几天还有奥数、坑班等其他课)、考试当天太累没发挥出水平(整整考一天,确实需要充沛的精力)、太想考好,反而发挥失常(也许家长的期许太沉重),而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。其实,这是很可惜的事儿。。。
希望这些孩子和家长千万不要因此丧失信心,因为非B(没考好)并不能推导出非A(没学好Lily)
4 咱们做父母的,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。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疏导孩子,正确对待每次考试。这对未来必然会来的无数次考试意义极大。
5 具体到我家,有了前面的分析,其实也很简单了
5.1 其实我们考得很好,双科高于甚至远高于85分(我给她考前设的目标,因为双科高于80分就是优秀毕业生;照着85分努力,哪怕她失常,也会高于80分)。
这个考试目标制定也是很有学问的,不能定太高(让孩子背上不必要的压力),也不能定太低(使得孩子轻视这次考试而不认真备考)。
5.2 说实话哈,不是我没想过考前五,肯定想过。但我们读答Lily课外阅读题库时,从成绩榜上就能看出,不是我闺女不牛,她很牛,但Lily牛孩儿太多了,哈哈。自己绝对没有把握一定考过其他牛孩儿(包括同班同学)。正确的态度是:可遇不可求,哈哈
5.3 我们如果没有花3天半时间写那俩最后证明为过犹不及的笔记,就能避免考试中汉语翻译的干扰而可以用语感答题,还能腾出至少2天时间来放松、休息和玩,保证考试当天的充沛精力。
其实,我们最后一天,也不必再去听和读,都弄过N遍了。还不如让孩子充分放松一下,做些体育运动,舒缓考试的压力,这样晚上也能睡得更好。第二天也不至于下午会感觉极度疲劳。。。这个是教训啊(教训2:没有准备足够一整天考英语的精力)
5.4 还有考试前中后的心理调节问题(教训3:考试前和考试中没有把心理调节好,把压力真正扔出去),我家也做得不太好。但因为涉及家里很复杂的因素,在此就不具体说了。
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做这个分析是为了找出问题和原因,不是为了其他。希望那些没有考好的孩子们,千万不要丧失信心,其实你们Lily学得很好,非常非常有实力,一定要保持自信心并继续努力!!!
最后热烈恭喜这届所有毕业生,也热烈恭喜我们自己。六年多的不可谓不艰苦的Lily学习告一段落。
但,革命尚未成功,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啊。。。 |
|